酒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一个国家、地域,都有着自己代表性的酒类产品。而作为中国酒的核心代表,白酒承载的是中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日前,由剑南春独家冠名的四川卫视美食文化纪实类专题节目《诗歌里的美食》正式收官,节目通过“诗、人、食、酒”的交融,让剑南春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营销仗,尤其是收官篇章主题“梦回大唐”,更让剑南春以“文化”深入目标消费人群,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
选对题材,让营销“润物细无声”
品牌在综艺节目中做植入,是再常见不过的做法。但是要让观众接受“广告”的存在,而不是觉得只是一次生硬的插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诗歌里的美食》在节目制作的视角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诗歌作为切入点,将美食、文化强关联在一起,通过经典的美食诗句、有着情感共鸣的不同主题,为剑南春的品牌营销制造了良好的“土壤”。
例如在“天才不设限”的主题里,节目里溯源了苏轼在故乡眉山的生活,用其撰写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诗中“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一句,非常巧妙地将苏轼作为诗人、书法家、画家之外的身份给寻找了出来——一位擅长种地的农家小能手。而从四川眉山资深川菜大厨王文武对川派东坡肘子的研究,到在眉山市青神县探寻苏轼年轻时的求学之路,都成功铺垫了苏轼美食家的身份。
同样天赋卓越的郑板桥,除了和苏轼一样擅长诗歌、书法、画画外,在美食上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他甚至通过诗句,写出了自己对于食物的要求——不仅要讲究时令、成熟度,还要讲究新鲜度,堪称清代“米其林”。而淮扬菜大师、扬城一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厨陶晓东将郑板桥热爱的淮扬美食,又还原成一桌“板桥宴”。
在这些还原的过程中,现代人对于古食的研究,对于现代美食的探索,又与中国宴桌上不可或缺的白酒,产生了纠缠与联系,而剑南春在这些文化传承之中,展现出自己作为唐朝唯一载入正史,并流传至今的宫廷御酒(《德宗本纪》记载)的魅力。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方式,比起直白的口播或贴片,显然要让观众更容易记忆深刻——每当看到东坡肘子或吃到板桥宴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考虑来杯剑南春?
强化内核,让传承“深层次强化”
在《诗歌里的美食》所打造的8个主题中,作为收官的“梦回大唐”则通过对唐宫夜宴的描绘,将剑南春自身所代表的文化内核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强化,突出了“传承”二字。
在这个主题下,杜甫成为了最重要的线索——在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三句诗词,曾详细地描写了唐宫夜宴的繁华奢靡。而杜甫在成都时,又曾多次与绵竹县令韦续聚会,誉满剑南道的宫廷御酒剑南春正是那时候他们的助兴佳品。
而在整期节目里,长安十二时辰唐宴总厨孙喜军还原了杜甫诗词里的驼蹄羹,西安解放饭店面点师李俊才制作了唐朝文人高中进士时必吃的红绫饼,西安菜馆创始人聂磊则分享了唐朝烧尾宴中的经典菜品“奶汤锅子鱼”。盛世大唐、唐宴、宫廷御酒,就这样被串联了起来,唐朝的美食、美酒和文化在此刻交融。
节目特别邀请国家级品酒大师领军人物、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酒体设计中心副主任徐姿静,对剑南春的酒体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构,让观众不仅看到了在古代历史上剑南春获得的殊荣,也见证了现代化传承中剑南春为顺应时代、市场变化,为推陈出新而所做的努力。
节目专属定制的“剑南烧尾宴”,也在“梦回大唐”的主题下揭开了历史面纱。由唐朝韦巨源拜尚书仆射后向唐中宗所进献的“烧尾宴”,如今已经变成了人们庆祝高中、升迁,答谢师恩的宴席,而剑南春作为彼时御酒、今日人们所喜爱的白酒品牌,也在宴席文化的变迁中,衍生出了更多吉利、幸福、美满的寓意。
可以说,剑南春携手《诗歌里的美食》,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到白酒的相关文化,也让剑南春品牌更加深入热衷美食的消费者群体,同时让品牌的“唐时宫廷酒”历史背景有了更强有力的背书。